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在新冠感染后,尽管已经度过了急性期,但身体却仿佛再也没能恢复如初?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现象被称为“长新冠”。
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困扰可能不仅仅是心理作用,而是和你体内持续存在的新冠病毒抗原有直接关系。听起来有点吓人?让我给你讲一个关于“隐藏病毒库”的故事。
隐藏在体内的敌人:病毒抗原的持久存在
在我们身体的深处,可能藏着一个看不见的敌人——这些敌人并不是活跃攻击的病毒,而是残留的病毒碎片,比如新冠病毒SARS-CoV-2的抗原。
根据最近的一项多队列研究,科学家们从706名新冠感染者的血液中检测到了病毒抗原,包括刺突蛋白(spike)和核衣壳蛋白(N),这些抗原在感染后的14个月内依然存在。这项研究由哈佛大学附属的麻省综合医院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联合完成,结果于2024年10月8日发表在《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期刊上。
这些抗原的存在与“长新冠”患者的症状显著相关,这意味着,某些人之所以感到长期疲劳、头痛、呼吸不畅,很可能是因为这些顽固的抗原还在体内作祟。
病毒库的概念:持久的威胁
就像埃博拉和寨卡病毒一样,新冠病毒似乎在部分感染者的身体内形成了“持久病毒库”。这些病毒库就像藏匿的敌人,它们不会直接发起攻击,但它们的存在会不断刺激我们的免疫系统,使得身体始终处于一种低级的“战备状态”。
这种状态下,身体会持续感到疲劳,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慢性症状。类似的例子还有HIV,它的病毒库让患者难以完全治愈,甚至在药物控制下,这些病毒库也时刻等待复活的机会。
抗原的持久性:急性期后的新发现
在这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有21%的样本在感染后的14个月内依然检测到病毒抗原S1、spike、N,尤其是刺突蛋白(spike),其在感染后的4到7个月期间的阳性比例最高,达20%。有趣的是,即使在无症状感染者中,也有约21%的样本检测到抗原。
这也意味着,在急性期结束之后,病毒的抗原并没有完全从体内消失,而是潜伏在某些角落,继续对健康产生影响。
什么是抗原?简单来说,抗原是那些能够引起免疫系统反应的外来物质。当新冠病毒进入我们的身体时,它的某些部分,比如刺突蛋白(spike)或核衣壳蛋白(N),会被我们的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这些部分就被称为抗原。它们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来对抗感染,但在急性感染结束后,抗原有时会残留在体内,继续对健康产生影响。
持久抗原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
这些“持久抗原”是如何影响我们身体的呢?研究人员发现,抗原阳性的患者中有43%报告了心肺、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等方面的症状,比如胸闷、呼吸困难、肌肉疼痛、关节僵硬、脑雾和失眠等。
换句话说,抗原的存在极有可能是这些长期症状的罪魁祸首。
抗原为何让我们生病:免疫系统的持续戒备
不过,有的人可能会问:既然这些抗原是病毒的“残骸”,它们怎么会让我们生病呢?实际上,这些抗原残存在身体内,意味着我们的免疫系统不得不一直警惕这些“异物”。就像你家里一直有个警报器在响,虽然敌人没有真正攻击你,但那种持续的紧张和不安让人难以恢复平静。
科学家们认为,这些持续存在的抗原会不断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引发慢性炎症,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长新冠”患者一直感到疲倦、肌肉酸痛或者注意力难以集中。
未完成的战斗:体内的隐形火种
这种情况就像是我们体内有个“隐形火种”,一旦有机会,它就会再次燃烧起来。虽然这些抗原不像活病毒那样具有传染性,但它们的存在却像是未完成的战斗,总是让我们的身体处于戒备状态。
长时间的戒备状态会导致免疫系统失衡,进而影响多个系统的功能,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长新冠”的症状如此多样化,从心肺问题到神经系统障碍,再到肌肉骨骼疼痛。
科学发现的新希望:寻找治疗长新冠的方向
对于长新冠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因为这意味着,我们的症状并不是“幻觉”,也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而是有着真实的生物学基础。而且,这也给了科学家们一个明确的方向去寻找可能的治疗手段。
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消除这些“持久抗原”的方法,或许就能减轻甚至治愈长新冠的症状。
未来,我们或许能够通过针对这些抗原的治疗来帮助患者重拾健康生活。这场持久战,虽然充满挑战,但相信科学终将找到胜利的途径。让我们一起加油,坚持下去,因为希望就在前方。
联系人:吴晨雪
手机:15602945134
电话:0755-32960208
邮箱:rosellebio@126.com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壹海中心12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