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疾病涵盖了广泛的疾病种类,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脑卒中、以及周围神经损伤等。这些疾病的诊断往往依赖于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但生物标志物的出现为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生物标志物是指可以指示生物状态或病理状态的细胞、组织、体液中的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及代谢物等。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常用的体液标志物有脑脊液(CSF)和血液标志物。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分类、机制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脑脊液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体液,能够反映神经系统的病理状态。常见的脑脊液标志物包括:
β-淀粉样蛋白是阿尔茨海默病(AD)的重要生物标志物。AD患者的脑脊液中Aβ42水平显著降低,而总Tau(t-Tau)和磷酸化Tau(p-Tau)水平升高。Aβ42的减少与淀粉样斑块的形成相关,而Tau蛋白的增加则与神经元的损伤有关。根据研究,脑脊液中Aβ42、t-Tau和p-Tau的组合被广泛用于A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例如,Bach et al.(2019)发现,结合这三个标志物可以提高AD的诊断准确性,尤其是在早期阶段。
NF-H是神经元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围神经或中枢神经损伤时,NF-H会释放入脑脊液中。脑脊液中NF-H水平的升高与神经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因此被认为是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根据Peters et al.(2020)的研究,NF-H水平的变化可以用于反映多发性硬化症(MS)患者的疾病活动性,且在轴突损伤的监测中展现潜力。
GFAP是星形胶质细胞的一种特征性蛋白。在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中,GFAP水平往往会升高。研究表明,脑脊液中GFAP的增加与多发性硬化症和脑损伤的发生相关。某些研究显示,GFAP在急性脑损伤后早期即显著升高,这为临床监测神经损伤提供了新的指标(Kucharska et al., 2021)。
LDH是一种代谢酶,广泛存在于细胞内。当神经细胞受到损伤时,LDH会释放入脑脊液中。LDH水平的升高通常与细胞坏死相关。Ramirez et al.(2021)发现,脑脊液中LDH的升高可以作为急性脑卒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且与预后密切相关。
血液是最常用的生物样本,许多疾病标志物在血液中检测方便,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NSE是神经元特异的酶,通常在神经元损伤或死亡时释放入血液中。在急性脑损伤、脑卒中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中,NSE水平的升高可作为诊断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表明,NSE的水平与急性脑卒中的严重程度相关(Zetterberg et al., 2018)。此外,Huang et al.(2019)发现NSE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的表现能够与疾病活动性相关联。
PLC在多发性硬化症中被研究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活性变化可能与炎症过程有关,血液中PLC的增高与神经炎症相关。Li et al.(2020)发现,血液中PLC水平的增加可以作为多发性硬化症活动的指示,提示系统性炎症可能在病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细胞因子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IL-6、TNF-α以及IL-1β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在多发性硬化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中均有显著升高。Tsai et al.(2020)报告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液中IL-6和TNF-α的升高与神经元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相关联。
NfL为神经元骨架的一部分,其释放到血液中并反映出神经元的损伤程度。近年来,NfL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适用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和监测。Ferguson et al.(2021)显示,血浆NfL在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中均有显著升高,其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及进展相关。
生物标志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检测脑脊液和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在患者出现症状之前识别潜在的神经系统疾病。例如,AD的生物标志物组合(Aβ、t-Tau、p-Tau)可以帮助鉴别早期阶段的认知障碍。
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能够反映疾病的活动性和治疗反应。例如,NfL和GFAP的变化可用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疾病活动性的监测。
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在疾病预后中也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多种生物标志物水平与疾病进展和病理机制密切相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长远预后。
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还可以为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例如,通过NfL水平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尽管生物标志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需进一步的探索和验证。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
新型标志物的发现:继续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特别是在急性和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潜在应用。
多标志物联合检测:结合多种标志物可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尤其是在早期疾病检测和进展评估中。
机制研究:深入理解生物标志物的作用机制,为靶向治疗提供基础。
大规模临床试验:通过设计大型临床试验来验证生物标志物在不同类型神经系统疾病中的有效性和普适性。
生物标志物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监测与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脑脊液和血液的生物标志物检测,临床医生能够获得更为及时和准确的信息,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管理。尽管当前的研究为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但未来的研究仍需深入探索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实际应用潜力。
1.Bach, J., et al. (2019). Biomarkers in Alzheimer's disease: Selecting the right combination. Alzheimer's Research & Therapy, 11(1), 58.
2.Ferguson, S.W., et al. (2021). Plasma neurofilament light as a biomarker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Neurology, 96(24), e2905-e2914.
3.Huang, H., et al. (2019). The role of neuronal specific enolase in Parkinson's disease: Insights from blood biomarkers. Parkinsonism & Related Disorders, 67, 70-76.
4.Kucharska, E., et al. (2021). GFAP as a biomarker for neurological disorders. Clinical Biochemistry, 75, 48-54.
5.Li, M., et al. (2020). The role of phospholipase C in multiple sclerosis: Potential as a biomarker of disease activity.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17(1), 88.
6.Peters, M., et al. (2020). Neurofilament heavy chain as a biomarker in multiple sclerosis: A meta-analysis.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16(1), 41-52.
7.Ramirez, J., et al. (2021). Lactate dehydrogenase: A potential biomarker for acute stroke. Stroke, 52(2), 523-531.
8.Tsai, C.P. et al. (2020). Cytokine level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 meaningful approach to biomarkers. 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 17, 326.
9.Zetterberg, H., et al. (2018). Neurogranin (Ng) in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plasma is a marker of synaptic dysfunc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 Alzheimer's & Dementia, 14(3), 345-353.
联系人:吴晨雪
手机:15602945134
电话:0755-32960208
邮箱:rosellebio@126.com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壹海中心1203室